饶州文化

上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有着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与风格。在上饶17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,形成了一大批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它们带着浓厚的地域特色,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。

生活文化

方言文化

上饶市流行多种方言,包括吴语、赣语、徽语。上饶市区方言又称上饶话,是一种吴语方言,属于吴语上丽片。吴语区主要包含广信区、信州区、广丰区、玉山县。赣语区主要包含鄱阳县、余干县、万年县、弋阳县、横峰县、铅山县,徽语区主要包含德兴市、婺源县。

(此处举例为上饶广丰话):嗯天光跌么啦?--你早上吃了么?啊来接姐港峰侬--我们都是广丰人。南嗯--女孩。

嫁娶文化

农家娶媳妇是郑重得很的事情。农村乡下原来的风俗是明媒正娶,男方出面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,有了媒人说和,女方应允后由媒人与双方商量安排订婚,这时候女婿手脚勤快,施展各方才能,博得女方周围人们的称赞,特别是未来岳父岳母的称赞,时机成熟了就要择日办婚礼。

上饶传统结婚流程:提亲、订婚、嫁妆、婚礼,婚后夫妻俩回男方家生活。

饮食文化

赣菜是由南昌、鄱阳湖区和赣南地区菜构成。这三地菜肴的共同特色是:味浓、油重、主料突出、注意保持原汁原味。在品味上侧重咸、香、辣;在质地上讲究酥烂、脆、嫩;在烹调上以烧、焖、蒸、炖、炒见称。

上饶名吃:饭麸果、上饶山鸡腿、弋阳年糕、汤粉、油淋鱼、龟峰扣肉等。[MORE+]

风俗禁忌

1、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,应尊重长辈。2、上饶地区有一定的宗教信仰群体,避免对当地宗教信仰进行不敬或侮辱的言行。3、避免破坏当地的风水格局。4、避免提及凶兆:避免在谈论未来或计划时提及不吉利或凶兆的话题,以免招致厄运。

其他风俗:赛龙舟、扫墓、过冬至祭祖等。

传统戏剧

弋 阳 腔

弋阳腔,是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地方传统戏剧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弋阳腔源于南戏,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,与当地方言、民间音乐结合,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。


弋阳腔的唱腔音乐,属南北声腔曲牌体。据传明代时有400余首,今存218首。弋阳腔从南戏和明传奇中移植了大量剧目,进行新的改造。弋阳腔剧本多以忠孝节义的故事为主,其剧目分为连台大戏、传奇戏、花杂戏。


赣剧

赣剧,古典戏曲剧种。起源于赣东北地区。清初,以弋阳高腔为班底,先后融进乱弹腔、昆腔组成三合班。流行于饶河流域的叫饶河班,形成于信河流域的称广信班,外省人统称它为江西班,1950年汇合于省会南昌,定名为赣剧。


赣剧高腔音乐,今存曲牌二百余首。仍保持干唱、锣鼓伴奏和人声帮腔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加入了管弦伴奏,使其具有高亢激越的特点外,又有了柔和优美的旋律,1959年,经过音乐改革后《还魂记》得到了毛泽东主席“美秀娇甜”赞誉。


民间文学


广丰木雕

江西广丰木雕历史悠久,起源隋唐、闻名于明清、昌盛于当代,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;现存的明清建筑群管村文昌阁、嵩峰十都大屋和龙溪祝家祠堂,就是因为建筑中精妙的木雕工艺被誉为“海内一绝”。早在唐代,广丰雕刻就见诸于建筑装饰;宋元时代,广丰建筑“三分”的上分,梁枋柱头装饰雕刻已经自成体系。现存的明清建筑群管村文昌阁、嵩峰十都大屋和龙溪祝家祠堂为建筑木雕的典型代表。


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

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——章仕康是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第13代传人,世代以造纸为业。图为章正在抄纸,他的小儿子在纸槽边乐呵呵地看。古旧的纸槽、中年抄纸师、专注观看的幼童,暗喻铅山连四纸传承不绝。